志愿先锋|致敬那些逆向前行最可爱的人(九)

发布时间: 2022年11月17日 14:32 来源: 党委组织部 作者:西大组工 浏览次数:


11月3日北碚校区疫情突发,按照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,党委组织部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预案,第一时间紧急征集校内教职工志愿者。征集令一经发出,数百名教职工率先带头、逆行而上、冲锋在前,主动报名奔赴“疫”线。在这场同心抗疫的英勇斗争中,涌现了许多坚守岗位、无畏奉献、彰显担当的暖心事迹。


送他人以光亮


历史与文化学院党委志愿者   宋亮

“从进校当天报名参加核酸检测志愿工作至今,我已在研究室住了12天,转战二运或桃花山的核酸检测点共9次(其间被安排休息了3次),穿过3次隔离服(秩序维护工作)、6次“大白”服(信息录入工作),这早已打破了我居住研究室以及从事志愿工作的最高时长记录。这段时间虽然略显疲惫,但却倍感温馨。

学院与我并肩作战的同事很多,参加志愿工作的王刚老师和李文学老师等,我们都是战友。借用学院领导的话来说,我们“都是老信息录入员了”。在并肩作战的第一天,他得知我的沙发上仅有一床毛毯后,便给我送来了一床被子。近日降温,这床被子不仅暖心,更是暖身啊。”

这段文字,出自宋亮老师11月15日的战疫日记,日记里记录了十多天来令他难忘的防疫点滴。

宋老师是今年7月刚入职的新进青年教师。在原则上只面向校内居住教职工招募志愿者的情况下,他家住校外,却自己进校“悄悄”成了一名志愿者。当问到为什么要进校,宋老师说:“我自己住在校外,没有家庭方面的情况需要照料,我应该参加。”十多天里,他白天奋战在抗疫一线,晚上就靠着一床被子在办公室简单睡下。同事们担心他在办公室生活不便,要为他补齐生活物资,不希望给大家添麻烦的他总是回应没有任何需要。默默无闻的付出、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,宋老师以实际行动深深感染着大家。

其实,宋老师热心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并不止这一次,在平日,也会经常看到他在一线服务的身影。最近经常约宋老师“餐趴”的辅导员老师们对他也连连称赞,说“宋老师几乎每天都去当志愿者,人很实在,话不多,很热心”。入校抗疫十多天来,除了学校安排的三次休息,他每天都在志愿者岗位上坚守着,忙碌的身影穿梭于二运和桃花山,干过“小蓝”,当过“大白”,任劳任怨,从未抱怨。与宋老师交流的点点滴滴,让负责协调志愿者工作的组织员感动不已,也由衷地从心底里敬佩这位历院“新人”,西大“新人”!


宋亮老师在二运核酸检测工作现场

宋亮老师在桃花山核酸检测现场做信息录入



“家”里的灯光


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志愿者    王小华

11月5日清晨,经济管理学院大楼的教师办公室里亮起了一盏灯,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个人影来回走动,是王小华老师。作为重庆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,“正直有为,勤勉敬业”是学院师生对他的共同印象。

灯影下,王老师在忙着布置他临时的“家”。这里,有他办公的电脑,有他经手的一沓沓教学管理工作资料,有临时的沙发为床,却唯独没有了家人的陪伴。当得知学校因突发疫情而封闭管理后,他申请进驻学校,以办公室为家,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。

白天,他离开这个“家”,早早地来到核酸检测点,像平时做研究一样,严谨地进行信息录入工作。往往埋头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,常常腰酸背痛,但他却兴奋地表示:“通过几天的工作,我对这项任务越来越熟悉,效率越来越高,从开始一班下来可以录入31管信息,到现在已经可以录入35管了”。

晚上,他带着倦意回到了“家”,却没有马上休息。他把自己的科研论文反复雕琢,还要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,和学生“在线聊天”时,他也不忘关心学生近况,和他们聊聊感受,谈谈心。对王老师来说,忙完这些还有一个重要事项,那就是在志愿者群里确认明天的志愿者工作安排,因为每一天奔赴的“点”可能都不一样。

夜幕之下,“家”里的那盏灯关上了。另一抹光却一直亮着,是同心守护校园的光,是清晨醒来期盼的胜利曙光。


王小华老师在核酸检测现场



我叫韩先锋


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  软件学院党委

志愿者韩先锋

“大家好,我叫韩先锋,‘先锋’意味着责任、使命、担当、前行”,这是韩先锋老师对自己名字的解读。

正如韩老师说的一样,他也始终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先锋二字的含义。作为校级样板党支部的支部副书记,他一直致力于乡村振兴工作;作为一名党员,他在学校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就积极发挥着先锋作用,作为第一批志愿者上岗服务;作为一名西大人,他在本次疫情防控中,再次冲锋在前。

从“小蓝”到“大白”,从“杏园”到“二运”再到“四新村”,从“核酸队伍秩序维护”到“信息录入”再到“楼栋服务”,每一个岗位,他都认真对待。韩老师对核酸检测工作感触很深,负责核酸检测信息录入期间,由于温度骤降,眼镜片及面屏上挂满雾气,无法看清手机屏幕信息,只能调整呼吸频率以尽量减少水雾生成,连续的换岗工作让他更加体会到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的不易,可想而知医护人员的艰辛。

封控管理期间,他想方设法克服困难,在奋战抗疫一线的“志愿者”与线上教学的“云主播”之间无缝切换。虽然也面临着会议论文投稿需最后冲刺、各种申报材料待整理等具体事务,他也依旧确保教学和志愿服务“双线作战”两不误。当知道学院要给离退休老教师送生活物资的时候,他再次回应,他能去。北碚的山火救援、生日当天也在核酸检测岗位、4日开始一直坚守到今天......

先锋是他,他是先锋。

韩先锋老师在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现场

韩先锋老师在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现场


新婚军嫂赴“疫”线


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志愿者  

辅导员谷彩霞

十月刚完婚的谷彩霞与军人丈夫刚从老家返渝不久,便遇上了三年来学校最严峻的疫情之考。

“这个点儿打电话,又是有什么突发情况吗?”11月4日凌晨6点,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谷彩霞和丈夫被学校的电话唤醒。“学校有疫情出现,需要全体辅导员进驻学校,书记说‘做好只进不出’的准备。”“只进不出”这样的话上一次听到还是去年9月刚开学,当时学校进入应急防控状态,谷彩霞作为辅导员也是果断进校奔赴一线,今年已经成家的她比去年更成熟还更有经验,立马决定马上进入学校!军人丈夫晓宇哥赶紧帮忙收拾衣物打包行李,用军人的速度和行动表示对她的支持。

让这对新婚夫妇没想到的是,这一进校就是十余天。进校的每一天忙完工作最期待的事,就是在丈夫偶尔送生活物资时,在一号门和丈夫远远的见一面。墙内是学生的安全稳定,墙外是与军人丈夫为数不多的团圆,这矮矮的一道墙却是对责任担当的考量。

校内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,工作量很大。除了全面了解自己负责的400余名研究生的情况,完成各类统计报表,管好学院的学生同时,她还要早上6:30开始值守在学生园区,负责做好学生园区楼栋的疫情防控工作。白天在园区一站就是一天,晚上回来住办公室,连续几天下来,感觉腰腹胀痛难耐,但疼痛没能影响她守在一线,想到学院领导与同事们都坚守在校园,她觉得自己不该退也不能退更不会退。

临时管控解封后,谷彩霞利用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走访实验室和寝室,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困,排查实验室安全隐患,和同学们在实验室、寝室聊天的时光总能让她忘记疫情防控中的苦与累,军嫂的坚韧与勇敢,在她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真切。


谷彩霞老师在办公室的床

谷彩霞老师在园区组织学生核酸检测

谷彩霞老师走访学生寝室



致敬所有逆向前行的志愿者

你们就是西大最可爱的人